免費咨詢熱線
13262213023據青浦區朱家角虎紋蛙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介紹,經過多年努力,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虎紋蛙的重新引入和擴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,今年棲息地內準備越冬的虎紋蛙個體達到約200只,如果能夠順利越冬,將成為未來上海虎紋蛙野生種群不斷壯大的“火種”。
受到保護的棲息地稻田,成為虎紋蛙的樂土。
?虎紋蛙,是無尾目叉舌蛙科虎紋蛙屬蛙類,是蛙界的“大塊頭”,成年個體體長可達12厘米,體重接近半斤。21世紀前,虎紋蛙還廣泛分布在青浦、嘉定、寶山、松江、浦東等地,但此后數量銳減。
?“虎紋蛙的重新引入和擴繁,并不是引入一批虎紋蛙放在棲息地里那么簡單。”上海自然博物館生態學博士謝漢賓表示,生境的“修舊如舊”是關鍵——在修復生境時,要盡可能還原以前上海本地野生虎紋蛙的棲息環境,既要有它們祖先熟悉的稻田和池塘,還要有蟋蟀、蝗蟲、蝶蛾、蚯蚓、螺、小魚等本土生物作為食源。
?此外,為了防止棲息地內的虎紋蛙外逃或遭到白鷺的捕食,棲息地在邊界和虎紋蛙密集分布區域加裝了防護網,還有專人巡視。
虎紋蛙捕食中華蟾蜍。謝漢賓攝藏身洞穴內的虎紋蛙。謝漢賓攝
?謝漢賓坦言,目前約200只虎紋蛙“幸存”,已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,但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和解決。比如,資料顯示,虎紋蛙每次可產卵700粒到2000粒,人工養殖環境下可達4000粒以上,在棲息地內,虎紋蛙每次的產卵量平均只有約200粒,“說明我們修復的生境還需要進一步提升,還要繼續減少人為的影響,因為野生虎紋蛙抗干擾能力差,在喧鬧的環境下很難抱對、產卵,甚至連飯也不想吃。”
?虎紋蛙在青浦及無斑雨蛙在奉賢能夠順利繁衍生息,將有助于止住上海蛙類近年來不斷減少的頹勢,還能為有機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新的思路。
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引入蝌蚪后養大的無斑雨蛙,目前已成功繁育300多只。
關鍵詞:上海噪聲治理 噪音治理公司 冷卻塔降噪公司 隔音降噪公司 ICP備案號:滬ICP備2024047205號-1
滬公網安備31011402006460號